添加时间:2023-09-29 02:37:52
作者 / 无念
本周末,一部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光》在国内公映。
这部郭修篆导演的处女作,是根据他哥哥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个自闭症患者和弟弟之间发生的动人兄弟情的故事。同时,这也是近两年继《李宗伟:败者为王》和《大大哒》后,又一部引进国内的马来西亚华语片。此前,本片曾入围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新奖,共获得四项提名。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下文简称:马华电影)是比较陌生的观影领域。但其实,和港台地区的电影发展一样,马华电影也经历过自身的繁荣和衰落,同时在本土也诞生了自己的“新浪潮”。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更是出现了一批在国际影展上屡获佳绩的本土华语片和华人导演,在整个东南亚,乃至全亚洲电影版图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
马华电影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发展?本土的商业表现究竟如何?马来西亚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华人导演和电影?带着这些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走进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去一探究竟。
21世纪前:由盛转衰,动荡发展
资料显示,马来西亚的华人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和唐宋时代。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英属马来亚与婆罗洲的英殖民政府大量引入华工,华人大量移居南洋。直到马来西亚独立建国之后,华人已成为当地的第二大族群。
目前学界公认的马来西亚第一部华人电影,是1927年由新马合拍的默片喜剧《新客》,这部电影也成为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电影交流的缘起之作。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后期,马来西亚的电影市场可以说完全被好莱坞电影和华语电影占据着。
《新客》摄制团队(图片来源网络)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马地区成立公司,经营多间戏院及电影发行,这也为日后香港电影在马来西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某种程度上来看,香港电影和马华电影是具有同源性的,而自从30年代起,尚未摆脱殖民统治的马来半岛就成为了香港电影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由于马来西亚本身的多元文化/族群的属性,当时的香港电影主要面向的还是华人群体,而占人口多数的马来人则有专门的马来语电影。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来西亚当地的马来语电影工业,几乎都是被“邵氏”和“国泰”这两家华人资本所控制,从3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这两支企业共摄制了近300部马来语电影,并在60年代初达到鼎盛。也是在这两家公司的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马华电影也迎来了全盛时期。只不过,伴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新马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
随着马来亚脱离殖民统治、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以及新加坡独立建国,再加上新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府开始维护巫裔族群的权力,这些接连不断的政治变动使得这两家公司的电影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不断走下坡路。到了1969年,“五一三事件”的爆发彻底激化了两个族群的矛盾。
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开始推动本土电影的“巫裔化”发展,使得国内文化朝着单一方向倾斜,华人族群和电影都受到大幅度的打压和限制,“邵氏”和“国泰”也陆续将制作产业搬去了香港。1981年,马来西亚成立了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规定一部电影必须要有70%以上的马来语对白才能被称为“马来西亚电影”,以华语片作为主要对白的一律被看作“外国片”。
1985年,“邵氏”将最后的独立片场卖给了FINAS,“国泰”(早在1972年就已停产)也将电影的发行业务卖给了巫裔控制的马来公司。至此,华裔资本基本完全撤离了马来西亚电影的工业制作领域。
进入21世纪:星火复燃,浪潮涌现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局势开始有了转机。
首先,一些本土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绝处逢生,制作了一系列具备宣教功能的华语电影,让人看到了马华电影在本土复苏的可能性;其次,随着大马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跻身至“亚洲四小虎”之一,政府首相提出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计划,以促进国内科技文化水平的发展;再加上,数码媒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胶片不再是承载影像的唯一媒介。
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从2000年开始,马来西亚国内开始涌现出一批高举浪潮旗帜的新锐势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陈翠梅、何宇恒、李添兴、刘成达等独立电影人。这些电影也都具备了一些共同特点:以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气质整体较粗粝,主要关注华裔群体生存状态,且均以华语作为影片主要对白,包括普通话、粤语或闽南语等。
也是在同一时期,这批独立新导演们开始受到国际舞台的关注。陈翠梅的长片处女作《爱情征服一切》直接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新浪潮奖,以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虎奖;本片的剪辑师何宇恒则分别凭借两部长片《雾》和《太阳雨》入围了釜山和威尼斯的地平线单元。包括胡明进、刘成达等人的作品,都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斩获了不错的成绩。
《爱情征服一切》剧照
整体来看,马来西亚新浪潮的这批人创作处境是十分艰难的。他们无法从相关的政府文化部门得到任何经费补助,完全依靠着导演个人和创作团队的自费,以及国际电影节的部分辅助金,从而完成制作,后续影片的发行也困难重重。可以说这批导演完全是在一条泥泞的路上,彼此扶持着不断前行。
2011年,FINAS终于颁布了新政策,规定一部电影只要多数股份属于本地人所持有的公司,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都可以被称为“马来西亚电影”,并可申请强制上映。时隔30年,新规定的出台终于恢复了马华电影“本地化”的地位。
两年后,又实施了新的奖励政策,只要有30%以上的本地员工,就可以收到30%的制作费回扣。在这两项政策的刺激下,沉寂了多年的马华电影,终于开始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2010年后:商业片的崛起和突破
2009年,新浪潮旗手之一的何宇恒率先转型,启用香港实力派演员惠英红,拍摄了一部商业片《心魔》。这部电影不仅入围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金豹奖,也让主演惠英红拿奖拿到手软。同时,这部片子还先后登陆了香港和马来西亚的院线,因而可以看作是整个马来西亚华语商业片的起点之作。
在那之后,马来西亚也涌现了一批制作商业片的华人导演,如阿牛、周青元、黄明志等。
其中,歌手阿牛于同年执导的爱情片《初恋红豆冰》,卡司集结了一批国内观众所熟知的马来西亚华裔音乐人:李心洁、阿牛、梁静茹、曹格、品冠、戴佩妮、张栋梁、巫启贤等,而幕后班底也清一色的“本土制造”。影片上映后不仅口碑大获好评,票房也相当出色,取得了400万令吉的成绩。而且,当年这部影片还曾登陆过中国大陆的院线。
另一位华语商业片导演周青元,其处女作《大日子》被认为是本地华语贺岁片的开山之作。影片公映后打破了《初恋红豆冰》的票房纪录,大获全胜。此后,周青元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票房潜力和优秀质量的马华电影,包括《天天好天》《一路有你》《辉煌年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路有你》直到目前仍然是马华电影票房最高的纪录保持者,高达1717万令吉。
在这些华人导演拍摄的商业片中,我们能看到最普遍关注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华人群体对于自我身份的寻找和认同。从早期的感到“边缘化”的生存处境,到之后的逐渐被重视和重拾归属感,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相融,华人群体在电影中身份和地位的转变,也可以看作是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演变的重要传声筒。
整体来看,马来西亚的整个电影市场仍然是以好莱坞大片所占领,这点毋庸置疑,票房榜的前十名无一例外都是好莱坞电影。但在2018年,马来西亚的本土电影也迎来了票房的大爆发,总成绩高达1亿6534万,首次突破1亿令吉大关,并诞生了史上最卖座的本土电影《伪信者2》。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马来西亚本地电影票房榜的前十名里,前七名都是在2018-2019年间诞生的,可以说本土的商业片在这两年呈现出极大的潜力和上升势头。从类型上来看,多以恐怖、动画、动作等类型为主,续集电影也占了很高的比重。唯一一部上榜的华语片《一路有你》只能排到第十位。
由于马来西亚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华人,而他们则是马华电影主要面向的受众群。从这点上来看,虽然近几年马华电影中的商业片也有不小的突破,但是并没有打破票房记录的爆款诞生。且相比本地的马来语电影来看,似乎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作为华语电影圈一份子的“泛马华电影”
除了马华电影以外,有学者还提出了一个概念——“泛马华电影”。
这类电影一般是指在马来西亚取景,或是故事的主要背景发生在马来西亚,或是影片中有马来西亚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制作的华语商业片,凭借不错的票房和市场影响力,给马来西亚带去了足够的曝光度。
从早期成龙的《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影片一部分故事发生在吉隆坡;再到马楚成执导的《夏日么么茶》,以马来西亚的热浪岛作为主要拍摄地,马来西亚一直都作为地标性的元素出现在很多的华语片中。《色戒》《夏日乐悠悠》《逆战》中均出现了不少马来西亚的场景。
近几年,马来西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两岸三地的华语片中,甚至像《摘金奇缘》这样的好莱坞电影,不仅直接将镜头对准马来西亚华人的生存状态,还直接启用马来西亚裔明星杨紫琼出演。2018年的中国电影《李茶的姑妈》也将取景地定在了马来西亚的兰卡威,“泛马华电影”的范围不断扩大。
《摘金奇缘》剧照
不仅如此,很多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以及本土的电影人们,也在不断凭借自己的身份给“泛马华电影”注入新的血液。
除了上面提到的杨紫琼,还有大家所熟知的蔡明亮导演,出生在马来西亚,2006年回到故乡执导了《黑眼圈》,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金狮奖;上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得主杨雁雁也是马来西亚人,凭借新加坡电影《热带雨》登顶影后;和她同届提名的李心洁,早在16年前就已是金马金像的双料影后,2015年的《念念》后息影四年,于去年回归并带来金马九项大奖提名的力作《夕雾花园》。
近几年,除了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电影(含合拍片)登陆国内院线以外,来到国内工作的马来西亚影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周青元导演在去年执导了国内青春运动题材的剧集《极限17
滑魂》,评价不错。在那之后,他的手上还有一部运动题材的电影项目《短跑》,有望于明年公映;李勇昌导演分别跟香港和大陆合拍的《我的妈呀》《怨灵2》,都曾登陆过国内大银幕;《李宗伟:败者为王》的导演马逸腾今年来到国内执导了一部网剧,名叫《破茧》;最出名的恐怕是柯汶利了,他执导的《误杀》在国内拿到了13亿多的票房,豆瓣评分7.7,口碑市场双丰收。
周青元导演
结语
纵观整个马华电影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条由盛转衰,再绝处逢生的曲折道路。
由于马来西亚本身电影票房的数据比较不透明,国家电影局FINAS的官网页面更新数据也比较慢,因而我们很难去找到有关马来西亚本土电影数据更进一步的信息。不过,从上面的梳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几年的本土马来语电影势头强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本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热情度和认可度还是很高涨,但可喜的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同时,本土的华语电影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方面,无论从观影群体还是市场份额来看,都仍十分有限,因而在票房上始终没有出现能够与本土电影相抗衡的作品出现;但另一方面,马华电影无论从整个华语圈,还是海外范围内来看,影响力确实在逐渐扩大,新人创作者也在不断涌现。
随着许多独立导演纷纷转行去拍商业片,马华电影中独立电影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2015年,陈翠梅提出过“下一次新浪潮”的口号,开始有意地去培养一些华语创作新人。2018年,陈翠梅的学生叶瑞良创办了国内的第一本华语电影杂志《无本》。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叶瑞良的处女作《一时一时的》入围了亚新奖单元。
《一时一时的》剧照,左:陈翠梅,右:叶瑞良
苏忠兴(《海墘新路》)、陈胜吉(《分贝人生》)、廖克发(《菠萝蜜》)、张吉安(《南巫》)、陈立谦(《迷失安狄》等一批大马新人导演纷纷在近几年交出长片处女作,且几乎都入围了知名的国际电影节展,所关注的议题也从华人群体的身份疑惑,开始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刻画和个体生命的追问,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也都有了一定的平衡。
尽管从商业角度来看,马华电影整体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相比上世纪的没落,马华电影已经毫无疑问地迎来了全面复苏,并且已经成为了中国海外最大的华语片产地。如今,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开展,以及多边合作的环境和形势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马华电影仍将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搞不好下一个华语电影大师,就出现在他们当中。
参考资料:
1.曾一洲:《马来西亚华语电影的历史与现状》
2.易莲媛/彭雨晴:《国族电影与跨界电影:马来西亚电影中的香港遗产》
3.《观影报告站:回顾大马电影票房纪录》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电话:0898-08980898传真:0898-1230-5678
Copyright © 2012-2018 耀世娱乐-耀世注册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