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08-02 06:41:28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和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内蒙及河西走廊、新疆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次人口大迁移,是贫苦民众一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闯关东、走西口对稳固中华疆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南洋则大大的扩展了中华文化版图。
一、闯关东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明代开始,东北一带又称关东,只不过此时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由明廷管辖的辽东地区,直到清代,才将东三省的范畴全部涵盖在内。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为加强对内地的统治而自称满汉一体,但实际上汉人处于被奴役地位,清廷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故废弃长城却不废山海关,其主要目地是利用此关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以免破坏其风水“龙脉”。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以山海关为界,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作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有史学家认为,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伊始,仍有大量华北农民迁徙东北。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及以后,为躲避饥饿和逃避政治迫害(土改时定为地主富农者,迁徙东北“打保落户”,谎报为“贫下中农”)而纷纷迁移东北。此期间的移民,仍属“闯关东”的延续。
“闯关东”大约持续300余年,至少有3500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
“闯关东”浪潮不仅使东北“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使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一种脱胎于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的区域文化——新型关东文化逐渐形成了。另外,几千万移民的存在确保了东北在人心上对中华的向心力。这也是日本投降后东北得以迅速回归中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走西口
“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口”是指边塞上的关口。西口是相对东口而言的。东口据说就是河北省张家口往东一带的关口。出东口通往内蒙古东部,出西口通往内蒙古西部。“西口外”基本上是指原绥远地区,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在我国明代,因为军事上的需要,修筑了一条明长城,从宁夏花马池,经陕北三边、榆林、府谷,到晋西北紧贴黄河的河曲、偏关,穿过雁北地区,衔接河北张家口,最后上了燕山山脉。在张家口以西的长城上,或长城附近设有很多的关口,口里的人要到西口外,均需经过这些关口。因此,从广义上说,在晋西北、陕北、雁北的明长城、或长城附近所设的诸多关口,都可称为西口。狭义上的西口,是指在明长城上最有名、位置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关口——杀虎口。杀虎口在现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坐落在古长城脚下,是山西与内蒙古两省区三县交界处,一过长城便是内蒙古境地,距凉城县30公里,经和林县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清代山西人是走西口的主力军,杀虎口不仅是山西境内最早的一个关市,而且是唯一的常关。这条路是明清时的丝绸之路,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很重要。古人称: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因而人们常把杀虎口称为西口。然而,当今人们谈及西口,多指广义的西口。
历史上的走西口,大约经历了两个高潮阶段。明朝末年到清朝咸丰年间是第一个移民期。这一阶段,清政府逐渐放松了对蒙古民族的封锁,使一大部分晋陕汉人在包头地区得到了土地租种权。另外,当时晋陕地区的人民忍受不了中原连年的饥荒战乱,于是,无已生计的百姓们只好拖儿带女西出张家口、杀虎口,几经艰辛落脚包头。
从清朝光绪末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第二个移民高潮阶段。出现这个高潮的主要原因是清末的“贻谷放垦”和民国时期的“移民适边”政策,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了“口里”人去口外农耕和耍手艺,大多数仍属逃荒性质。
“走西口”移民潮持续了300年,最初“皆令冬归春往,毋得移家占籍”。但穿梭于口内口外的“雁行客”,一旦条件允许,“竟将全家搬出口外”,成为内蒙的定居移民。走西口的人们与蒙古民族和睦相处,水乳交融,共同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和世人称颂的蒙汉文明。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如果没有走西口的移民潮,没有众多汉人移居内蒙,现今内蒙是在中国版图内还是在独立的蒙古国版图内,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三、下南洋
南洋一般是指现在的东南亚,具体说就是现在的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到海外谋生的移民浪潮中,“下南洋”是最为壮观的。
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清末开始的。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为实现南洋殖民地的开发而产生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导致大量招募华工。“同治初年,英、荷诸国开辟荒岛,乏人垦治,以重资诱往作工,遂有贩卖猪仔之事”。
下南洋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移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二是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即国王 )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下南洋”的移民运动,对流入地来说,华工一直是南洋开发的生力军,他们是廉价的用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说,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作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继续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成今日之马来半岛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李长傅:《中国殖民史》)
“下南洋”的移民运动,对流出地同样发生深刻影响,它对缓解“经济压迫”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葛剑雄等先生所著《简明中国移民史》中,有一个简单的计算:从1840年到1930年的九十年中,由闽、粤两省输出的移民每年平均十万以上,足以抵消每年的自然增长,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至少可以减弱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振荡。
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下南洋”者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七百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万人口,华人接近一千万;新加坡本国公民三百多万,华人占四分之三,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2009.01.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电话:0898-08980898传真:0898-1230-5678
Copyright © 2012-2018 耀世娱乐-耀世注册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